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  

  可曾發現:人活著一日,灰塵便累積一日,包括心外及心內的兩種。

  我很早便生了個病根:潔癖。每當看到書桌、櫃面、地面佈滿灰塵,心裡便不免毛躁起來,坐立難安,因此得時時撥出一些空檔,仔細擦拭蒙塵的一切,自然也包括心中累積的。

  一邊清潔、撢抹時,總會想起這句有名的偈:時時勤拂拭,不使惹塵埃。

  潔癖的習性大概是在小學二、三年級養成的,那些年常到一戶同齡不同班的鄰友家串門子,每每遇上高兩屆的學姐跪在地板上,毫不馬虎地抹著那早已一塵不染的地面,鄰家齊整的桌椅自然也時時泛出無塵的光澤。

  乾淨就是美,這是我最早學到的居家美學。

    天天住在光可鑑人的環境中,是多麼舒適與愜意的享受啊,豈不像晶瑩的琉璃光世界一般?

    許是緣於過去世的記憶,蒙塵的心扉似乎再度獲得滌淨,不等父母督促及要求,八、九歲大便經常自動自發擦拭家中的地板,勤勞的程度,有時連家長都嫌過頭了。

  因此,我也特別喜歡到日本旅行,那是一個潔癖至挑剔的國度。

    閱歷過愈多國家的旅人定然有個共同的看法:廁所的清潔程度,正足以代表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。

    在日本旅行,最不擔心上廁所的問題,二十餘年前,當台灣的公廁依然令人望之怯步,日本大小城巿的每一個公廁,已潔淨得不容造次玷污!

  有一回在東京的某個公廁內,撞見幾位清潔婦正跪在地板上,一絲不苟地拭淨每一寸污漬,方才明白:為何某些公廁大膽要求使用者更換木屐?

  尷尬的是,在更換木屐的日本公廁內,也撞見眾多參加紀念活動的台灣老婦們,把木屐踢得零亂不堪,水漬濺得到處都是的失德情況。

  曾經被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台灣人,為何沒養出潔癖的習性?

  台灣光復之後,也推行過一項新生活運動,每逢春節前夕,各地政府就會動員家家戶戶掃除居家內外的髒亂與污垢,以求除舊佈新,迎接嶄新的來年。相關單位還會到各家戶去做清潔評選,徹底清潔的家戶,都可獲得“優等"的標誌。

  年幼又有潔癖的我,每當看到家門被貼上紅色的“優等標貼”,總是歡喜異常,如中頭彩!

  在中國的年節習俗裡,不也有一項最值得稱道的講究就是大掃除,所謂“臘月二十四, 撢塵掃房子臘月不掃塵,來年招邪神”。“諧音,新春掃塵即有除陳佈新的涵義,用意即把一切窮運、晦氣統統掃出門。

   老祖宗們認為諸神從臘月二十四起不理人間事物,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,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才回返人間,於是紛傳: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,或掃除塵沙時不致沖犯家中神明,因此定下這幾天為大掃除的日子。

  中國的民俗還有一個關於掃塵的傳說:

  有個邪神喜歡搬弄是非,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,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。久而久之,在玉帝的印象中,人間是個充滿罪惡骯髒的世界。

  一次,邪神密報,凡人們在詛咒天帝,想謀反天庭。玉帝聽了大怒,降旨迅速查明真相,只要沖犯天神,褻瀆神靈的人家,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,再讓蜘蛛結網遮掩、作為記號。

  等到除夕之夜,玉帝將命王靈官下凡,看到有記號的門戶,便滿門抄斬,一個不留。邪神見陰謀得逞,也偷偷下凡在每戶人家屋檐下做上記號,好讓王靈官斬盡殺絕。

  邪神的陰謀終於被灶神發現了,急忙召集各家的灶神商量對策,辦法是: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,到除夕接灶神前,家家戶戶必須徹底大掃塵,哪一戶不打掃乾淨,灶神就不進宅門。人們遵照灶神的囑咐,掃除塵埃、拂去蛛網、擦凈門窗,把自家的屋裡屋外、屋前屋后、庭院四周全打掃得乾乾淨淨。

  除夕當晚,王靈官來到人間,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、燈火輝煌,家人團聚歡樂,美滿幸福。王靈官找不到標明劣跡的記號,便趕回天庭,將人間祥和安樂的情況稟告玉帝。玉帝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騙,十分震怒,降旨捉拿邪神,並掌嘴三百,永拘於天庭。

  從此,人們為了消災避禍,每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神,除夕夜迎灶神期間,便自動自發掃除塵埃、除舊佈新,時間久了,即形成為農曆年的習俗。

  

  清潔、打掃,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樂為的苦差事 ;對於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人而言,更是不屑為之事  ;如我,也是被潔癖驅使著,才不得不勤勉為之。

  前不久聽到一位長輩訴說自己擔任大樓清潔員的決擇,真是一頁活教材。

  長輩夫妻本來生活優渥,但好景不長,投資失利,臨老退休落得負債累累,想翻身重新來過,已時不我予。

  能屈能伸的老闆娘決定去應徵大樓清潔員貼補家用,並諮詢信賴的算命師可不可行,未料算命師不但不反對,還大大讚美老闆娘有智慧、有勇氣,拿得起、放得下,算命師並開導這對老夫妻:藉著打掃清潔工作,來掃除累積的業障及厄果,便是最好的修行。

  這是我聽聞過最有智慧的算命建言,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,算命也是一項心理治療,但一定要找對老師。

    2018這一年,屬狗的女兒將滿12 歲了,自然也能幫我分攤更多大掃除的勞務,年前特別要求她細心拂拭家中積澱的塵埃,雖不能一併要求她透過清掃的過程,體悟修行、除垢的智慧,但至少先培養她“分擔家務”的責任感,與“潔身自好"的品格吧!

  人總要先學會清洗身外的塵垢,才有能力感知心中累積的塵埃,也有待拭淨!

 

 

<佛心妙法>

  在佛教禪宗的故事中,最有名的一段公案,莫過於神秀及慧能的辯論。

  神秀說:身如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

   慧能說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 

   人人皆知,慧能大師因為這一偈勝出,才能繼承禪宗的衣缽,成為第六位祖師。

  不過,神秀大師說錯了嗎?其實是兩人悟道的層次與對象不同。

  根據佛法理論:尚未脫離三界的凡夫俗子,身處在煙塵瀰漫的染污中,心也處在愛恨情仇糾葛的無明中,致使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不淨”,唯有透過正法的教導及勤勉的修練,才能層層剝除宿世積累的迷障,猶如拭淨一方明鏡,令心識透亮,展現智慧。

  慧能大師所說的“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",則屬於脫離三界六道的羅漢、菩薩及佛,才擁有的體性,猶如《心經》所說:不淨不垢、不增不減。

  因此,在還未超越輪迴的凡夫階段,仍得勤於拂拭蒙蔽心念的種種污垢,才有機會晉升“本來無一物”的境界!

  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菡語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