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新冠疫情,延燒近一年半載了,如星火燎原,病亡慘重,令人不勝唏噓。!

當武漢進入封城期,眾多大陸醫護人員日以繼夜投入急難救治行動,穿上防護衣、戴著口罩,裸露的眼神流露出哀傷之情的護士形像,首先吸引了中、西藝術家的關注,寫意的或寫實的護士戴口罩肖像,皆令人動容(附圖於文末),許久未見到畫家們針對大時代的傷痛,畫出具有普世大愛的作品,一則感慨,一則安慰!

但面對如此嚴重的新冠疫情,能夠標示「普世之殤」的象徵只有口罩嗎?

在疫情爆發前一年,唸中學美術班的13歲閨女畫了一幅 AI 聊齋誌異,竟似預知瘟神即將降臨,畫面奇詭又逼真,寓意人類自作自受的苦難吧?


 孩子的佳作,讓我也情不自禁對於其他以疫情為題材的藝術作品,寄以高度的期望!

       心念感通,近月竟在不期而期中,見到畫家王迎春老師,以兒時療癒傷口的紫藥水,作為繪畫主題,創作出「紫氣東來」系列作品,富渲染力的情境及意境,果然比「口罩」更能展現出對於全球性瘟疫的悲憫與祝願!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1943.jpg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1823.jpg

       從事兒童美術教育二十餘年的王老師,創造力、想像力頗令人驚豔,繪畫風格不斷推陳出新,技法也有長年蹲馬步的紮實功力,面對疫情的省思,能夠聯想到紫藥水的療傷意象,真是福靈心至!

運用中式水墨畫之「墨分五色」的技法,王老師也駕輕就熟,一幅幅略帶詩畫家的憂傷,又富含正能量的「醒世」之作,躍然於畫布上。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2043.jpg

我個人認為這一系列作品,比她本然著重的「生活美學」,更添了「慈悲」的高度,為何不說「大愛」呢?

慈的深層涵義為「予樂」,悲的深層涵義為「拔苦」,並非籠統的大愛得以涵蓋,而美好的藝文作品可以撫慰受傷的心靈,正是予樂的慈心。

      以畢卡索為精神導師的王老師表示,由於曾受到大師的藍色及粉紅色時期的影響,因此激勵她找到富含東方意象的「紫色」,以期奠定自己在藝術界的里程碑。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1952.jpg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紫色是由紅色、藍色調和而成的混合色,藍色偏多,便呈現理性、憂鬱、靜謐、鎮定的氣氛;紅色偏多,則呈現感性、浪漫、唯美、富麗的氛圍,王老師忠於紫藥水的成份,也透露出畫家的天性是理性多於感性的,感性者多半獨善己身,理性者多半較能兼善天下吧,這是我個人千帆過盡後的體悟。

氤醞的紫色水墨中,同樣受到畢氏立體主義影響的幾何構圖若隱若現,或象徵海巿蜃樓的無常;具象的魚身,囚泳於因疫情而閉鎖的藩界中,內外絡印著結痂的傷疤....,每一幅都是新一代表現主義的佳作。

前不久正好聽聞一位收藏大家透露:這類作品渴望成為未來藝術巿場的追捧焦點,祝賀王老師先馳得點!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2033.jpg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1925.jpg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1917.jpg

      不過,我何以不特別迎合畫家定義的「紫氣東來」主題呢?

因為這一成語典故與老子有關,為老子騎青牛途經函谷關時留下的一段佳話,當時負責守關的關令尹喜觀天象,見到東方天空出現祥瑞的紫色之氣,緊接著便見到李聃騎著青牛悠悠晃晃地踱步前來。

這位關令也非俗人,才能識出老子的不凡,特別請老子盤桓數日以便請益天下大事,老子便在函谷關留下由尹喜撰述而成的五千言《道德經》,形成影響後世深遠的哲學鉅著,往後,成語「紫氣東來」,也被喻為有貴人降臨或出現祥瑞的吉兆。

由於個人對於展出作品的感受,祥瑞之兆較少,療傷之愛較濃,因此改以「紫色的慈悲」作為評價。

其實,藝評者不一定得遵循藝術創作者的初心,因為藝評者不是記者,能發掘藝術家本身未觸及到的弦外之音,藝評才有價值和助益,這正是藝術迷人之處,藝術家也提供藝評者另一番創意、想像的空間。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2128.jpg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2221.jpg

WeChat 圖片_20210208152228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菡語錄 的頭像
    菡語錄

    菡語錄——生命之花

    菡語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