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300799500_5908761185814611_4212138125178672513_n.jpg

         楷書習作/劉雨菡

關於藝術作品的審美,雖然有主觀的喜好,但若要評定其普世的價值,就有客觀的標準了,這標準取決於「技法加創意的雙重條件」和「藝術史的定位」。

有趣的是,自從出現了抽象畫及理論之後,人們便習慣把看不懂名堂的畫作,一律以抽象畫概稱,包括畢卡索的立體主義作品。

固然,出現於二十世紀初的抽象繪畫(AbstractPainting)包含多種流派,並非某一個派別專有的名稱,其共同的特質,也都在於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。

但,把立體主義歸類為抽象派,我個人覺得失之籠統,且近日於參悟佛法的「無我」之見時,又意外發現:畢氏之立體主義不就在詮釋「無我相」的面貎?一時拍案叫絕!

何謂「無我相」?如《心經》所示:無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等六根、六識,亦無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等五蘊。

但,五官、身體、意識等感官覺受,若皆不能視為「有」(不算數),那麼還能成為一個人或動物嗎?

所以正解應為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不能各各單一獨立地運作」,「六根」必須結合其本身具有的「六識」及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外在的六塵」,才能產生「五蘊」的作用。

不過,「六根隨一與其識」仍不能發揮整體性的作用,譬如眼睛見到一件事物後,還必須依賴聽到聲音、聞到氣味、嚐到味道及意識判斷……一起結合、同時運作,才能產生「心」的辨識力和思考力。所以,天生的盲人,為什麼還能感知世界的片面樣貌?因為他們還有可運作的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之故。同理可推,聾人、精神患者,對世界的認知也是片面的。

如此說明,是否較能理解《心經》的部份義理,或許也能理解我何以把「立體主義」作「無我相」解。

再舉〈哭泣的女人〉這幅畫為例,畢卡索曾經自白:「這是深刻的寫實,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。」所以他為了畫出自己的情婦柔拉瑪爾,長期走不出的憂鬱悲情,在同一個平面上畫下其正面和側面,正在痛哭流涕的模樣,面容扭曲變形,設色蠟黃慘綠,確實傳達出強烈的痛苦感。

Picasso_The_Weeping_Woman_Tate_identifier_T05010_10.jpg

<哭泣的女人>

收藏於英國泰特泰術館

妻子、情人等美婦的臉龐,在畢卡索的筆下皆一一解構成數個不同的面,再被合併成一個個「怪物」,就是畢氏立體主義獨創的特色,但這和兒童繪畫的片面觀察和片面取樣是截然不同的,雖然畢氏常謙虛地說自己「不能畫得像孩子一樣天真」!

從西方藝術美學的觀點,學者多半認為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受到塞尚的幾何概念影響,譬如他在〈亞維農少女〉中,實踐了塞尚「藉由圓柱形、球形和角錐形來處理自然萬物,將所有事物的每個面向都適當地呈現出來」 的啟示。

300px-Chicks-from-avignon.jpg

<亞維農的少女>

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

但對於這番論點,我也有其他的領悟和觀察:西方的繪畫透視觀為「固定視點」,中國的山水畫為「移動視點」。塞尚想把事物的每個面向都一齊呈現出來,正好與中國山水畫的平遠、高遠的透視觀不謀而合,所以我們在欣賞中國山水畫時,不論是立軸或橫幅,都可以感受到畫面充滿遊移之趣,視線可以隨著水流、雲嵐、山林、舟車、人馬且行且止,因此形成尺幅千里的恢宏造境。

十九世紀印象畫派流行之際,中西藝術文化早已頻繁接觸、借鏡,莫內、梵谷的作品中都出現過日本浮世繪的影子,至二十世紀初,張大千不遠千里遠赴法國向畢卡索請益時,畢卡索便直率言明:

談到藝術,首先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,其次是日本的藝術,當然日本藝術又是源於你們中國的,非洲的黑種人有藝術,白種人根本無藝術,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,就是何以有那麼多的中國人、東方人要到巴黎學藝術。

畢氏這番話便足以證明,他早已觀察到中國藝術的優點,甚且他還在張大千面前如此稱讚齊白石的傑作:

齊白石是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,他的水墨畫裡的魚沒有水,卻讓人看到江河與游魚,那墨竹和蘭花更不是我能畫的。

如此深諳齊白石技藝、中國水墨畫特色的畢卡索,難道沒有發現中國山水畫獨有的移動視點美學嗎?而此種美學的「類無我相」觀,不也早早出現在蘇東坡的一首名詩當中:

橫看成嶺側成峰,

遠近高低各不同。

不識廬山真面目,

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有道是五百年才能出現一位藝文界的大師,蘇東坡、畢卡索能夠有如此不凡的成就,除了後天的努力,也少不了天賦異稟的助力,而天賦又來自於過去世的經驗所累積下來的智能,長期漸悟之後才能形成巨人的高度,今生、未來才能出現一蹴可幾的頓悟和覺醒,所有的修行過程皆如出一徹!

〈格爾尼卡〉是我個人最推崇的立體主義傑作,這幅畫運用移動角度的透視法,來勾勒解構後的幾何圖像,除了讓人感受到大師所展現的超越傷痛的藝術高度外,另一方面也令我聯想到「觀身無常,觀受是苦」的「出離心」!

PicassoGuernica.jpg

        <格爾尼卡>

       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

   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

1940年6月法國投降德軍佔領巴黎,畢卡索在畫室內閉門作畫,當年冬天,天氣嚴寒,德國駐法大使送他一批燃料,卻被他拒絕,並回以「西班牙人是永遠不會感到冷的。」

德國大使臨走前看到完成的〈格爾尼卡〉,問:「這是您的作品嗎?」畢卡索回答:「不,這是你們的作品!」

2019年以降,疫情肆虐、烽煙四起、邪心亂世,何處方為安身立命的歸宿?不如往心識求索,先認知「無我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的真諦。

 

張大千赴法見畢卡索之完整故事,

請見拙作《從千山到萬水—1949渡台名人故居》電子書

https://reading.udn.com/v2/mobile

308626003_6011184618905600_3615206048558350879_n.jpg309164970_6011184785572250_1458049866707049215_n.jpg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菡語錄 的頭像
    菡語錄

    菡語錄——生命之花

    菡語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